【824觀塘遊行】港鐵停駛萬計市民堅持上街 鋸毁拉倒智慧燈柱 再有示威者疑被射傷眼
24th Aug 2019
觀塘區遊行今日下午舉行。雖然港鐵今早突然宣布,中午十二時起觀塘綫彩虹站至調景嶺站之間列車服務暫停,但仍有過萬名市民前往觀塘一帶參與遊行。遊行起步約 1 小時後,有示威者走出偉業街往觀塘方向行車線,有示威者在路上架設路障,及以電鋸及麻繩拉斷一支智慧燈柱。警方在下午 4 時 40...
More雖然坊間有不同的文宣海報、甚至網站做到timeline的基本要求,但都只有造出直線的時序,羅列比較重要的事件。這種做法只可以表現有限的關係性,事件的選取亦受製作者主觀影響。Hong Kong Timeline Project的主要目的就是打破這種局限性,提供一條可互動的timeline平台,讓使用者自己發掘事件間的可能性。
本計劃目的
1, 記錄值得留下的事件,展示其因果時序。
2, 為善忘的香港人作提醒,重溫過去細節。
3, 為文宣與連儂牆提供素材。
4, 預先放置Future Event,兼任文宣平台,成為社運日程表。
5, 成為資訊記錄的平台,發現歷史理解的可能性。
大家請使用右下角的Menu改變閱讀方式,透過hashtag及category,可以選擇觀看內容。hashtag可以多選,於search欄使用AND及OR即可,例 tag:遊行 OR tag:建制,請注意使用大階。左下方是頗為雞肋的3D mode,喜歡的請隨意。
長遠嘗試與其他文宣平台合作,希望實行Webpage(當時重要更新)、Database(詳細資料分類索引)、Timeline(宏觀時序)三者資料整合。甚至乎可以讓使用者自行加入資訊,與social media連結,例如將侵侵Twitter+陳雲Facebook+Timeline 的方式同步顯示,或者透過侵侵與國師的對話,大家會及現新事物(?)。
本工作室曾經考慮過將Timeline開放給大眾填寫,但由於預想到一定會出現混亂。例如有人將陳雲所有Facebook 內容上載,而本工作室或無力控制質素,所以選擇以Report & Update的方式改進。
今次是香港淡奶工作室的初次成果發布,Tikitoki為暫時性過渡平台,有手足正開發個人timeline網頁,完成後將原本內容搬遷。Timeline內容主要取自新聞網站,部分加以撮寫,並有標明來源,以及提供連結。雖然已人手檢查,但內容必有欠失,請大家積極指正。
Hong Kong Timeline Project製作成果容許一切非謀利的使用、引用、轉載、以及加工挪用,另請注意Tiki-Toki的條款細則。
如有建議或批評,請在下面留言,或者電郵至hongkongarchive@gmail.com。
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
五大訴求 缺一不可
2019年8月18日
香港淡奶工作室
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160條規定,處理香港原有法律。會上通過《華人引渡條例》抵觸《基本法》,不獲採用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律。
View on timeline在二人下榻紫園飯店(台北大同區南京西路18巷30號)房內,陳同佳殺害潘曉穎。 殺害潘曉穎後,陳同佳棄置部分潘氏的財物,但將潘氏的匯豐銀行提款卡、數碼相機及IPhone據為己有。 同日,陳同佳用潘氏的提款卡提取台幣20,00元。 同日晚上,陳同佳(帶同上述提及潘氏的財物)返回香港。
View on timeline是次台灣士林地方檢察署的司法請求再次不獲港府回覆。
View on timeline文件當中提出兩項修訂: 一、與沒有簽署移交逃犯協議地區進行「單次移交」安排時,只需特首發出證明書,便可以啟動拘捕、聆訊、裁決等程序,; 二、《逃犯條例》和《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條例》,容許一次性個案方式適用於香港與任何未與其訂有長期安排的地方(即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
View on timeline大陸委員會港澳蒙藏處專門委員黃廷輝指,若香港修訂《逃犯條例》以「一個中國」為前提,陸委會不會接受,(台灣)政府絕對不會接受任何以消滅國家主權為目的的作為
View on timeline不被納入《逃犯條例》修訂的9項罪類如下: ─ 罪類(11) 與公司有關的法律罪行 ─ 罪類(12) 與證券及期貨交易有關的罪行 ─ 罪類(14) 與知識產權、版權、專利權和商標有關的罪行 ─ 罪類(21) 與環境污染和公眾衞生有關的罪行 ─ 罪類(27) 與控制貨物的進出口或資金移轉的罪行 ─ 罪類(35) 與非法使用電腦有關的罪行 ─ 罪類(36) 與財政事宜、課稅或關稅有關的罪行 ─ 罪類(40) 與虛假商品說明有關的罪行
View on timeline彭官指出如案件不涉盜竊行為,控方根本沒基礎以洗黑錢罪檢控被告,殺人與本案的控罪並沒關係。 另外彭官亦指出,被告陳同佳在香港司法管轄權以外的地方殺人,故控方無法以謀殺或誤殺作出檢控。
View on timeline經過4小時的討論後,在內會主席、民建聯李慧瓊議員主持下,會議結果以 37 票贊成,19 票反對,通過內會向《逃犯條例》委員會發出指引: 「由該法案委員會委員石禮謙議員決定該法案委員會會議的日期、時間及地點,並在會議上按照《內務守則》附錄IV第4至12段的選舉程序負責主持該法案委員會主席選舉,直至選出主席為止。」
View on timeline民主黨議員涂謹申在原定時間下午4時半召開修訂《逃犯條例》法案委員會會議,並進入選舉主席程序。涂謹申在沒有競爭的情況下獲選為主席,公民黨郭榮鏗則獲選為副主席。 會議期間,沒有政府官員代表出席。涂謹申決定暫停會議15分鐘,嘗試聯絡政府官員出席。會上議員亦同意召開公聽會,讓市民、商會同法律團體發表對修訂逃犯條例的意見。 建制派立法會議員石禮謙早前表示,有36名委員支持內務委員的指引,由他主持修訂《逃犯條例》法案委員會。他決定取消下午的會議,星期六上午再開會,
View on timeline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強調,不會在逃犯條例修法前提下與港府協商;即使修法通過,赴港或在港國人被移送到中國大陸的威脅未排除前,政府也不會同意港女命案兇嫌移交。
View on timeline民主黨涂謹申議員及經民聯石禮謙議員分別於早上8時半和9時召開會議修訂《逃犯條例》 民主派及建制派議員發生多次衝突,最後石禮謙宣佈是日暫停會議。
View on timeline民主派及建制派早上分別召開修訂逃犯條例法案委員會會議,再引發混亂,建制派認可的主持石禮謙最後宣佈會議結束,再尋求內務委員會指示。
View on timeline兩項被政府採納的建議分別是: 一、提高移交門檻,由罪行刑期3年增至7年或以上; 二、同時向特區政府提出引渡要求的國家或地區,必須要由當地的中央機構提出
View on timeline民陣指是次遊行有103 萬人參與。而警方則指最高峰時遊行隊伍有 24 萬人,從維園出發的有 15 萬 3 千人。
View on timeline有示威者試圖衝擊立法會大樓,警方出動胡椒噴霧及警棍,現場爆發嚴重警民衝突,亦有逾百名示威者被警察圍困於舊灣仔警署外。 衝突期間,警方多番阻礙新聞工作者採訪,包括驅趕記者、以電筒照向攝影記者的鏡頭、無理質疑記者背包內的水樽為「攻擊武器」等。香港記者協會、攝影記者協會今天分別發表聲明,批評警方罔顧新聞工作者的人身安全、嚴重妨礙正當採訪及新聞自由,要求警方徹查事件及提供合理解釋。
View on timeline香港特首林鄭月娥首度親身回應民陣昨日(9日)反對《逃犯條例》修訂的遊行,承認昨日遊行人數眾多,但表明會繼續循四個方面推動修例,包括加快與中國簽訂長期移交協議。她表示昨日遊行大致有序,但她特別強調深夜過後發生衝突,她對出現暴力行為極度遺憾,將會全面追究。 就港府堅持《逃犯條例》修例草案於於週三(12日)在立法會復恢二讀,民間人權陣線及泛民主派今天召開記者會,宣布草案二讀當天早上10時起在立法會外集會,直至會議結束。 e
View on timeline就港府堅持《逃犯條例》修例草案於於週三(12日)在立法會復恢二讀,民間人權陣線及泛民主派今天召開記者會,宣布草案二讀當天早上10時起在立法會外集會,直至會議結束。 一批社福界工作者已於今天發起聯署聲明,宣布於週三罷工,同時呼籲社福界各工會及機構積極支持員工參與罷工行動。 早自今天早上,香港多間公司、商戶已自發宣布於週三罷市。
View on timeline《逃犯條例》修訂明日(12日)在立法會恢復二讀,有網上團體號召市民今晚開始包圍立法會總部示威。警方今晚(11日)起在金鐘多個地點佈防,其中金鐘站傍晚開始部署「重兵」,增派人手截查,其中警方主力截查青年及佩戴背囊或口罩的人,不少青年在金鐘站出閘即被警方截查,以及搜查隨身物品。警方至晚上約9時05分離開金鐘站。據《明報》記者觀察,金鐘站出口大堂最少有五六十名警員及便衣探員,不少警員帶同盾牌。有被搜查的青年遭警員要求「貼牆」。多名民主派議員到金鐘站與警方對質。民主黨林卓廷斥責警員離譜、濫權,指出市民需守住自身權利,「並非警方要求點做就點做」。公民黨楊岳橋詢問警方是以何準則決定是否搜市民身。警員僅重申依照警方準則辦事,觸發在場不少市民圍觀及起哄,並斥責警方無理執法。記者現場觀察到有最少300人聚集。金鐘海富中心外亦有約30警員駐守。市民鄭先生乘搭巴士到金鐘,他行經海富中心外麥當勞時被警員截查,共有3名警員問話、拍攝及搜查背囊。鄭先生說,警員首先問其身分,詢問他是否學生,他並無回應。其後,警員問他去哪一位置,鄭先生表示打算去政總一間咖啡店。警員要求搜查其背囊褲袋,惟沒有交代以什麼理由搜查,其間有警員拍攝,為時約3分鐘。
View on timeline警方今日在金鐘夏慤道一帶清場時不斷施放催淚彈,根據 Twitter 一段片段所見,防暴警員更向兩名身穿反光背心、相信是記者人士施放,一名外籍記者向當場向在場警員大聲喝斥,「你向傳媒發射(You shoot the press)」,更爆粗罵防暴警員 。 警員一度轉身,要求該名外籍記者在內的傳媒離開,該外籍記者以鏡頭對準警員,說道「do it do it 」,表明不怕催淚彈,最終警員未有進一步行動。該名外籍記者仍感不滿,諷刺道「習近平會喜歡你。」
View on timeline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發出「示威警示」,表示根據傳媒報道,香港今日可能有示威活動,提醒在港美國公民,避免前往示威區域,假如見到附近有人聚集或示威,要提高警覺,並時刻留意傳媒報道的最新消息。
View on timeline她預告在未來數天,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中國委員會主席麥戈文(Jim McGovern)及眾議員史密斯(Chris Smith)將會在預備《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Hong Kong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Act)。
View on timeline香港大批市民星期三(12日)罷工罷課包圍立法會抗議修訂《逃犯條例》,示威者佔領主要幹道,與警方爆發衝突,警方出動催淚彈和橡膠子彈驅散示威者。
View on timeline今早示威者佔領金鐘,下午開始衝擊立法會,警方施放催淚彈、開槍射布袋彈驅趕,現場情況混亂。教協表示現時社會氣氛正急劇惡化,宣布發動本周全港罷課,家長可自行決定是否讓子女回校,學校會有老師在校照顧學生。
View on timeline一名Telegram「公海總谷」的管理員,昨日被警方以「串謀公眾妨擾」罪名拘捕,警方要求他解鎖手機並匯出群組成員名單。
View on timeline商業電台晚上在社交媒體發佈片段,顯示警方今天晚上在金鐘正義路驅散示威者期間,商台記者在採訪時雖然多次表明身份,仍遭警員揮棍多次推撞,商台表示記者並無大礙。片段顯示,商台記者已清楚說出自己是記者,但其中一名警員的回應是「記你老母!」
View on timeline反送中運動今天演變成佔領金鐘。政府提供數字表示,官方統計至少有14人吸入催淚煙不適、1人眼部受傷、1人頭部受傷,但該傷者已在現場接受治理。醫院管理局則指衝突中至少有22人受傷
View on timeline警務處長盧偉聰今午(13日)見記者,就昨日(12日)在金鐘發生反修訂《逃犯條例》市民與警察爆發衝突,他表示警方拘捕11人涉襲警、非法集會、暴動等相關罪行,有22名警員受傷。盧偉聰稱,行動中施放約150枚催淚彈、約20發布袋彈、數發橡膠子彈,他強調以上數字是約數。
View on timeline【13:49】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示威周三(12日)釀嚴重衝突,導致多人受傷,警務處長盧偉聰昨日(13日)承認警員在公立醫院內拘捕示威者。真普選醫生聯盟、前線醫生聯盟、公共醫療醫生協會等多個醫學界組織今日(14日)發表聯合聲明,關注警方於公立醫院內搜捕求診的示威者,促請警方盡量避免在醫院内作拘捕行動,以免病者害怕求診,加重傷勢。
View on timeline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星期六(6月15日)下午三點過在記者發佈會上宣佈,為回應社會要求,讓各方有更多時間討論修訂,宣佈「暫緩」對《逃犯條例》的修訂,但不會撤回法案。
View on timeline當有線記者詢問林鄭月娥及其團隊會否問責下台時,她回應說「題外話講句喇,喺呢啲咁嘅場合都係互相尊重,既然有個遊戲規則話最多兩條,喝極你哋都係要第三條,就唔係尊重個遊戲規則喇,咁我盡量答喇」
View on timeline【18:26】特首林鄭月娥下午宣布暫緩修訂《逃犯條例》後,金鐘太古廣場正圍封進行工程的4樓平台外牆,下午4時許被發現掛有寫上「反送中」及「釋放學生傷者、林鄭下台」等字句橫額,一名穿黃色外衣男子在旁背對街頭站立。消防於地面張開氣墊戒備,警方接報趕抵調查。有市民到場唱聖詩,立法會議員鄺俊宇亦在對開地面了解。 【21:30】黃衣男子一直站在棚架工作平台上,背向金鐘道,入黑後脫下黃衣坐下。其間,警方談判專家和消防人員一直勸他返回安全位置,惟他沒有理會。至晚上近9時,男子突然跨過工作台欄杆,攀爬在棚架上半天吊,4名消防人員慢慢靠近,一度想捉住他,但他仍然掙扎,消防人員只能捉住其上衣,男子數秒後跌下救生氣墊旁的行人路,昏迷送院搶救。 【22:23】墮樓男子送院後不治。據悉,事主身上無身分證,警方仍在調查其身分。 【23:33】據悉死者姓梁,35歲。
View on timeline一名男子今日下午爬上太古廣場高位,掛上「反送中」標語,至晚上約 9 時,他爬出棚架,4名消防員嘗試將男子拉回不果,該名男子從高位墮地,倒臥在氣墊旁的路面,昏迷送往律敦治醫院搶救。《香港01》及《蘋果日報》晚上報道,該男子送院後證實不治。
View on timeline保公義撐修例大聯盟、工聯會約40名代表,遊行到美國駐港總領事館外,發起父親節表達心聲行動。有父親寫上心意卡希望美國不要干預香港內部事務,不要煽動孩子捲入政治漩渦。
View on timeline在台灣,有當地民眾今天下午於立法院前舉行「反送中,撐香港」的集會。主辦單位表示,有約 5,000 名民眾參與。在周一凌晨衝突中被捕、正保釋候查的學生獨立聯盟召集人陳家駒,以及「學生動源」召集人鍾翰林,亦有現身台灣集會。
View on timeline由於6月15日政府宣告暫緩修法,關於修法本身的民情已降温,但追究警察在6月12日街道佔領時濫權的呼聲令運動遲遲不能收場。[15]由此,本遊行提出五大要求: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不檢控示威者、追究6月12日街道佔領時警方以催淚彈和橡膠子彈過當執法及向醫院索閱示威者病情的責任、撤銷6月12日的暴動定性,以及林鄭月娥下台。 遊行起步兩個多小時後,龍尾仍未出發,大批市民,仍然從不同港鐵站,前往維園起點,等候出發。
View on timeline民陣相隔一星期後再舉行大遊行,亦是第四次就反對《逃犯條例》修訂發起遊行,但無阻市民上街意欲。大批身穿黑衣的市民昨日逼爆軒尼詩道、告士打道、駱克道等道路,期間每當有救護車駛經時,市民便會如同摩西分紅海般,井然有序地讓出道路。
View on timeline觀塘區遊行今日下午舉行。雖然港鐵今早突然宣布,中午十二時起觀塘綫彩虹站至調景嶺站之間列車服務暫停,但仍有過萬名市民前往觀塘一帶參與遊行。遊行起步約 1 小時後,有示威者走出偉業街往觀塘方向行車線,有示威者在路上架設路障,及以電鋸及麻繩拉斷一支智慧燈柱。警方在下午 4 時 40...
More市民晚上在全港多區港鐵站組成「香港之路」,橫跨港島線、荃灣線、觀塘線及天星小輪線,要求政府回應五大訴求。 市民在晚上七點已開始準備,在八點手拖手組成人鏈,他們高叫「五大訴求,缺一不可」、「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和「香港警察,知法犯法」。
More「反送中」風波持續,不同界別、地區的市民相繼發起集會及遊行,要求政府回應五大訴求。會計界今午發起遊行,由中環遮打花園經金鐘道及太古廣場遊行至政府總部,大會指有5,000人參與。有參與遊行的國際會計師行經理指,擔憂白色恐怖瀰漫,但認為更要站出來保護香港的營商環境。
More有網民參考2014年外國十分流行的Ice Bucket Challenge,發起香港的Eye for Hong Kong Campaign行動。 參與辦法:用手掩右眼自拍一張(如圖),然後將相片連同以下文字及hashtag上載到Facebook、Instagram、Twitter、Reddit...
More網民於昨晚(8月21日)於元朗西鐵站舉行「毋忘7·21無差別襲擊市民事件」靜坐活動,紀念元朗恐襲一個月。逾400人在晚上坐滿整個元朗西鐵站,一度高呼「香港人加油...
More民間記者會今日舉行第七次記者會,主題為「民調敲響施政警鐘」以及「監控城市:香港」。「監控燈柱關注組」發言人史先生指,有組員過關到內地時,被公安手持一張疑是監控鏡頭拍得相片質問為何參與反送中示威。他們認為政府涉出賣港人,將資料交予內地作監控之用,促立即拆除及停止安裝監控燈柱。
More過千名中學生下午在中環愛丁堡廣場集會,重申政府必須回應反送中運動的五大訴求,及希望社會能支持罷課。多名教師參與集會,在中學任教的陳老師表示,絕對支持學生捍衛政治權利,並以獨立思考決定是否罷課。他更認為,校方在盡可能的情況下,應在校內提供靜坐並不要懲罰學生。
More國泰在中國民航局壓力下,繼續清算曾支持或參與反送中運動的員工。最新一位為港龍航空公司空勤人員協會主席施安娜,她在無給予理由下被即時解僱。施安娜在記者會中多次落淚,表示員工一直齊心望與公司共渡難關,但公司卻將身為工會主席的她解僱,「我地從來無諗過放棄呢間公司,但公司放棄咗我。」
More大專學界今日召開記者會,宣布在9月2日起發動為期兩周的罷課。他們警告,如果特首林鄭月娥在9月13日限期前仍然沒有回應五大訴求,他們有可能將行動升級,包括是發動無限期的罷課。 ...
More第五次的民間記者會今午舉行,主題為「 公民權利大倒退」。團隊指控政府及警方濫發「反對通知書」侵犯公民權利,更以「反對通知書」將遊行集會非法化,藉此拘捕抗爭者並在拘捕前後以酷刑對待。發言人感嘆,香港自由「倒退至內地水平」,港人已無退路,必須站出來,「否則我們的結果將與 13...
More為回應 8.11 警方連串暴力鎮壓,「連登仔」早前再發起眾籌及全球登報。今日(19日)第一批廣告已在全球 10 個國家共 11 份報章上刊登,包括美國《紐約時報》、西班牙《世界報》、法國《世界報》、日本《日經新聞》等媒體,以呼籲國際社會關注香港情況。
More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發起教育界大遊行,主題是「守護下一代,為良知發聲」,要求政府立即回應反修例的五大訴求。教協計劃於上午11時先在中環遮打花園和平集會,11時半起步前往禮賓府,遊行已獲警方發出「不反對通知書」。教協呼籲參與者穿上黑衣,並呼籲教育界積極參與民陣周日集會,向強權說不。
More守護香港大聯盟於17日在金鐘添馬公園舉辦「反暴力、救香港」的集會,旨在「凝聚香港主流民意、反對暴力」,盡快恢復社會秩序。全國政協常委及友好協進會會長唐英年、大聯盟副召集人、兩名港區人大代表陳勇和吳秋北等出席記者會講述詳情。
More大專學界聯同連登「我要攬炒」團隊今晚發起「英美港盟主權在民」集會,澳洲墨爾本亦有聲援活動。參加人士高叫「香港人加油」和「Free Hong Kong」的口號時,數百中國大陸人手持五星紅旗「踩場」,又唱國歌抗衡。
More學界攬炒聯手萬人集會,或稱英美港盟 主權在民集會,是由香港大專學界事務代表團聯同「我要攬炒」團隊於2019年8月16日晚上八時至十時於遮打花園舉辨。11...
More由警察家屬組織的「警員親屬連線」今晨發文,表示將於本月 25 日下午在中環愛丁堡廣場,舉行名為「還警於民」的集會,其後步行至請願行動,警總及特首辦遞交請願信。「警員親屬連線」提出 5 個訴求,包括成立全面獨立調查委員會、呼籲警隊高層重定行動手法、懇請前線警察克己自律等,呼籲警員親屬及市民參與。 ...
More李嘉誠本日於多份報章刊登廣告,為修例事件以來首次發生。廣告內容引起各界不同解讀,當中以「黃台之瓜,何堪再摘」八字引起廣泛討論。
More民間發起今日「816全民提款日」、「816香港曬錢日」,呼籲市民從銀行提走所有存款,尤以中資銀行為目標,務求向香港金融體系施加壓力,令政府回應訴求。
More農曆七月十四日(14 日),多區有網民發起「燒衣」活動,有人向警署射鐳射光,警方在深水埗大放催淚煙,波及不少途人及小店內的市民,至於天水圍的驅散行動中,則拘捕數名人士。
More下午,警方舉辦例行記者會,會上警務處副處長鄧炳強在記者追問下承認,示威現場確實有警務人員「喬裝」成不同人物,什麼「人物」切合現場就喬裝什麼人物。記者會上,警方首次承認,有使用過期的催淚彈,但強調彈殼上標註的日期只是「最佳效能期」,又表示,過期催淚彈只會影響其發射效能,但不會對公眾構成危險。
More逾萬名市民到機場集會,抗議警方周日濫用武力驅散示威者,人潮擠滿離境大堂,持繼湧入的人流使機場一帶交通嚴重擠塞。機管局昨早11時啟動機場緊急事故應變中心,3時半宣布受機場公眾集會影響,宣布取消所有餘下航班。直到翌日6時,航空公司實施重新編配,航班陸續恢復。
More由市民發起的「民間記者會」,今日下午第二次舉行,出席者批評警方濫暴,形容政府是「以謊言和子彈治港」。 Source: 獨媒
More浸大學生會會長方仲賢昨晚(6日)於深水埗被警方截查,檢獲10支鐳射筆,涉嫌藏有攻擊性武器被捕。其後逾千市民包圍深水埗警署聲援,警方施放催淚彈驅散。浸大學生會指該批為「觀星筆」,警方則指為「鐳射槍」,大專天文學界發起今晚8時,帶同「觀星筆」在尖沙嘴太空館「全民觀星」。
More警方今日開始每天下午舉行記者會,就「反送中」運動相關執法行動向傳媒發放消息。在今午的記者會上,警方公佈自 6 月 9 日首次警民衝突至8月5日凌晨期間,合共拘捕 420 人;並在行動中施放 160 發橡膠子彈、150 發海棉彈及 1000...
More香港浸會大學學生會會長方仲賢本日晚間因為被指持有攻擊性武器而被捕,他身上有10支雷射筆。 過千名深水埗街坊包圍深水埗警署,警隊於深夜11時30分以催淚彈驅散人群,期間多人被捕。示威者於翌日凌晨2時散去。
More繼8月3日九龍區數個警署被示威者包圍、針對後,將軍澳遊行,警署同樣成為焦點,大批示威者向將軍澳警署擲物及在牆上噴漆。至晚上示威者散去後,防暴警在將軍澳內的公園清場,期間一名中年男居民被警棍打至頭破血流,激起大批街坊到場聲援,最後亦罵走警員。至晚上凌晨 12 時許,居民包圍將軍澳警署。 ...
More亂世中,患難更見真情。因扶起少女而背負暴動罪名的鴛侶湯偉雄和杜依蘭昨註冊成婚,近百親友祝賀,有人手持「亂世佳人」和「齊上齊落」標語為兩人打氣。湯偉雄註冊後向太太承諾,「赴湯蹈火,我會一直用呢個心,同你走最遠嘅路,永遠都咁愛你……核爆都唔分開」。 Source: 蘋果日報
More市民再一次響應召集,今次重回油尖旺遍地開花。在警方不合理的安排遊行路線下,示威人士再一次走出馬路佔據。在夜晚清場時份,警方的出現再一次挑起示威者情緒,及後釀成多番衝突。在深夜時份,因為警方的濫捕與不當武力,衝突延至黃大仙區。 Source: 立場新聞
More公務員晚上在中環遮打花園集會,要求政府回應反送中示威者的五大訴求,包括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公務員事務局前局長王永平壓軸上台發言時,炮轟「政治中立」遭到太多片面的解釋,「公務員應向體制、和維護核心價值的社會及市民忠誠,而不是效忠特首。」 Source: 獨媒
More公務員發起「公僕仝人,與民同行」集會,今日晚上 7 時至 9 時在中環遮打花園舉行,有公務員身穿黑衣出席,表明不滿政府處理爭議的手法,希望站出來支持年輕一輩,「個社會大家都有份」;亦有市民到場希望保護公務員,支持他們勇於發聲。 Source: 立場新聞
More反修例運動遍地開花,各行各業紛紛表達關注。香港醫療行業人員今日傍晚 5 時許在愛丁堡廣場舉行集會,表達醫管局對病人私隱保護不足、政府默許警方濫捕濫權等四大控訴,要求政府盡快正面回應市民,修補醫患關係。立法會議員李國麟及陳沛然亦到場支持。 Source: 立場新聞
More網民 8 月 5 日發起罷工、罷市、罷課,迫使政府回應五大訴求。職工盟將會響應行動,涉及巴士、航空業、港鐵及高等教育界等。「旺角集會」聯絡人劉頴匡指,繼續上班賺錢只會落入「不能夠代表市民的政府庫房」,期盼藉「三罷」癱社會運動,用實際行動改變「已經扭曲的社會秩序」。 Source: 立場新聞
More建制派議員何君堯雙親墓碑早前被人拆毀,碑後牆上被噴「官黑勾結」等字眼。議會陣線朱凱廸今日召開記者會,稱過去一周收到連串威嚇信息。 Source: 立場新聞
More台灣 2020 年大選在即,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昨日宣布暫停 47 個城市大陸居民赴台個人遊試點。台灣總統蔡英文今日斥,大陸有關決策是戰略上大錯誤,批評中國把觀光客當做政治工具,只會讓台灣人反感。 Source: 中央新聞網
More解放軍駐香港部隊昨晚在官方微博發布新宣傳片,片段中展示解放軍要求示威者後退,以廣東話大喊「後果自負」、出示紅旗及發射催淚彈等畫面。 Source: am730
More香港,是我們共同的香港,不容一小撮特權人士任意把持和破壞。不論來自甚麼階層,擔任甚麼職位,從事甚麼職業,職工盟呼籲大家於8月5日一同響應全城罷工行動,要求政府落實民間的五大訴求:一、徹底撤回逃犯修訂條例;二、釋放所有因反送中被捕人士;三、撤回 612...
More有市民晚上到葵涌警署聲援,有警車在葵芳站公共運輸交匯處「落單」,遭前來聲援的示威者包圍及投擲雜物,警車更遭打爆玻璃。有警員在交匯處即巴士站內高舉雷明登長槍示警,對準示威者及記者,又在警署外胡亂揮動警棍,更用盾牌狂推記者。 Source: 獨媒
More警務處處長盧偉聰與四個警察協會的代表,今早到政府總部與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會面,商討有關張建宗就 7.21 元朗襲擊向市民致歉的言論。警司協會主席陳民德在會後稱,雙方就張建宗上次記者會的言論「坦誠交流」,協會現時理解張建宗的說法,張建宗支持警隊工作,諒解警員辛苦。陳德民又否認警隊為 721...
More網民不滿港鐵在沙田遊行及元朗恐襲事件上安排不當,甚至協助警方,今早七時半在調景嶺站發起不合作運動。行動期間,港鐵觀塘綫及港島綫部分列車中斷,至早上十一時半陸續回復正常。 Source: 獨媒
More香港反送中運動持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今日下午,首次召開記者會評論香港當前局勢。港澳辦事務辦公室新聞發言人楊光表示,中央政府堅決支持林鄭月娥行政長官帶領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及堅決支持香港警方嚴正執法。 Source: 立場新聞
More有市民發起由中環遮打花園遊行至中山紀念公園,惟警方只批准在遮打花園進行集會。至下午3時許,數以萬計參與集會人士佔據德輔道中,之後兵分幾路,分別往原定遊行終點的中山公園、灣仔警察總部及銅鑼灣等方向進發。 ...
More「光復元朗」第二申請人巫堃泰在facebook指出,鍾健平今日出席城市論壇後被警方帶走,現先被帶往跑馬地警署,隨後將會到灣仔警署及大埔警署。《蘋果日報》指出,鍾涉嫌煽惑非法集結被捕。 Source: 立場新聞
More有市民發起由中環遮打花園遊行至中山紀念公園,追究警方7月21日在上環開槍的責任。但警方日前就遊行發出反對通知書,僅批准在遮打花園進行集會。遊行發起人劉頴匡向遊行上訴委員會提出上訴。上訴委員會最終駁回申請人上訴。 ...
More從下午3時開始,大批光復元朗的民眾走進元朗大馬路表達訴求,事件最終以清場作結,但警方手法仍然卑劣,胡亂使用催淚煙,更一度影響民居 Source: 立場新聞
More嶺大校長鄭國漢、副校長莫家豪及劉智鵬兌現承諾,現身抵達朗屏站。他中午在師生及校友在校園的集會上,承諾到元朗視察。鄭下午約3時如期到達,他稱不是來「示威遊行」,而是「參觀視察」,約一小時後離開。 Source: 獨媒
More市民自發7.27「遊元朗」活動於下午 5 時左右演變為警民衝突,期間有市民、社工被警方以警棍擊傷,也有記者受傷倒地。入夜警民在元朗站附近對峙呈膠著狀態,但接近 9...
More嶺大校董、立法會議員何君堯被於元朗恐襲(21日)當晚曾與白衣暴徒握手,又豎起姆指讚賞對方,被指勾結黑幫。今日早上,逾千名嶺大新舊生自組「回家日」,要求罷免何氏校董一職,以保校方百年清譽。 Source: 獨媒
More由航空界發起的「和你飛」集會,下午1時起在機場客運大樓接機大堂範圍舉行。 集會初時約有數百人,後來參加人數逐漸增多,高峰時達萬五人,A和B區接機大堂坐滿。集會期間,不少人自製各式各樣多國語言的宣傳單張派給旅客,亦有嗌「fight for freedom, stand with...
More因721白衣人在元朗無差別攻擊事件,由市民鍾健平申請的「727光復元朗」遊行,被警方發出反對通知書禁止。 警方解釋稱,社會各界都關注甚至是反對遊行,若警方仍然批出不反對通知書是「不顧民意」。 source:立場新聞
More何君堯今日凌晨在Facebook直播,指控朱凱廸「你就係罪惡嘅源頭」,策劃過去一個多月的暴力事件,又向朱凱廸發出警告「前面條路,一條就生路,另一條係不生路,你(朱凱廸)要選擇嘅係邊條路,你早啲決定」。
More網民今日(24日)發起7:30am上班繁忙時間「逼爆」港鐵金鐘站後,再有網民號召在明日7:30am,在九龍塘舉行「不合作運動」,逼爆九龍塘站。港鐵車務總監劉天成稱,已計劃在九龍塘站加派人手,維持秩序;也會在站內及青衣車務控制中心,各設一個「心戰室」加強調配。
More來自44個政府部門,合共235名公職人員向特首林鄭月娥發表公開信,批評政府高層未有回應民間五大訴求及元朗暴力事件,強烈要求政府直視民意。信中指出,如政府繼續漠視民意,公務員將籌備具體行動。
More朱凱迪和何君堯出席港台節目《視點31》對談。 元朗7月21日發生疑警黑勾結、縱容黑社會群毆市民事件,立法會議員何君堯被拍到與白衣人握手,更豎起拇指讚白衣人「你哋係我哋嘅英雄」。他更被發現在早前的Facebook...
More元朗7.21晚上出現大批白衣人無差別攻擊途人,造成45人傷。有民間發起7.27光復元朗,反對黑勢力和追究警黑勾結。 申請人到元朗警署就遊行申請不反對通知書,計劃下午4時半在水邊村遊樂場起步,經元朗大馬路遊行至元朗西鐵站集會。 另一方面,有十多名鄉頭到警署請願,要求警方拒發不反對通知書。
More下午3時,林鄭月娥與香港各司局長及警務處處長會見記者。林鄭只稱將依法追究21日晚間攻擊中聯辦大樓的部分示威者的責任,並拒絶定性21日夜間在元朗發生的暴力襲擊事件是「暴動」。
More向記者指自己「睇唔到錶」、拒回應提問的八鄉分區指揮官李漢民,在網民流傳的短片「現身」。片中可見,李與一群中年漢包括白衣人等交談,有人稱「畀我哋趕佢走」,李稱「心領嘅」、「唔使擔心 」,又輕拍一名白衣人肩膀。 ...
More警方於去年12月起成立了一支「鐵路應變部隊」處理港鐵突發事故,由34名警隊組成,部分人更來自飛虎隊,在全港93個港鐵車站執行職務,警方曾承諾接報後 9 分鐘內趕到現場。 ...
More新界元朗爆發的超過百名涉嫌黑社會背景的白衣人,以棍棒、鐵棍等兇器追打無辜市民和傳媒記者,包括大批參加完遊行返家的穿黑衣示威者,導致幾十人受傷,震驚國際社會。外界質疑警方不作為,甚至縱容黑社會暴力行為。
More特區政府晚上發表聲明表示,強烈譴責示威者惡意包圍和衝擊中聯辦大樓,並塗污國徽,公然挑戰國家主權,特區政府會嚴肅處理並依法追究。
More包圍中聯辦的示威者在傍晚 7 時許宣讀宣言,重申民間五大訴求,又表示不排除會成立臨時立法會,捍衛香港民主。 示威者在宣言中自稱是一群香港市民,表示自 6...
More示威者幾乎站滿中聯辦門口對出一段馬路,有人向中聯辦外牆等擲雞蛋、用噴漆噴上「反送中」等字句,亦噴向門外的閉路電視。其後亦向中聯辦門上的國徽掟疑似墨汁和雞蛋,國徽被塗污。
More網上出現逾二百名自稱為現役警員的親屬,聯署撰寫公開信予特首林鄭月娥,指前線警員需服從高層「不合邏輯」指令、同時需承擔因政府施政失誤導致警民關係惡化的後果;該批親屬於公開信中提出三大訴求,包括要求特首以政治方式回應社會、成立法官主持的獨立調查委員會;以及保證警隊高層不再下達不當指令。
More由建制派發起的「守護香港」集會,在晚上7時許完結,大會宣布,有31.6萬人出席。警方表示,集會最高峰時有10.3萬人。
More大會主持之一,藝人「肥媽」Maria Cordero一度激動,她表示,警方及他們的家人均被恐嚇,對他們十分不公平。又叫立法會議員「唔好害別人的子女」及「害死人」。她呼籲市民出來投票,支持應該支持的候選人。
More由建制派發起的「守護香港」集會,下午在金鐘添馬公園舉行,現場下雨,參與集會人士手持雨傘,站滿添馬公園,以及附近中環海濱一帶。
More警方在荃灣一個工廈單位檢獲一批TATP自製爆炸品,以及燃燒彈等多種武器。由於TATP非常不穩定,需要即場引爆,又在案發單位內發現一批印有政治標語的衣物。警方先後拘捕三名本地男子,年齡介乎25至27歲,懷疑他們無牌管有爆炸品。
More本地插畫家「謝曬皮」於沙田衝突翌日在個人Facebook專頁上發佈原創插畫「新城市廣場,購物新體驗!」,圖中可見紅衣高跟鞋女士手持購物袋穿越廣場浴血人群,引來網民於社交媒體上瘋傳。
More修例抗爭持續,市民發起沙田區大遊行。當日5時許,有示威者與警方於源禾路及沙田鄉事會路對峙。晚上接近10時,十多名持圓盾的便衣警員衝入商場,過百名示威者發生激烈衝突。示威者向防暴警察投擲雨傘,防暴警察用警棍驅散及圍毆示威者,甚至在商場內施放胡椒噴劑。混亂中,商場地下遺下大量雜物及血跡。
More本日市民發起「光復上水」反水貨遊行,遊行下午5時結束,傍晚引發激烈警民衝突。示威者在遊行結束後迅速佔據上水廣場四周道路,警員出動胡椒噴霧及警棍驅散示威者,四名脫隊警員被近百示威者以雨傘圍攻,雙方混戰,有藥房招牌被破壞,警方晚上8時清場。衝突導致最少15名示威者、記者及警員受傷。 ...
More牛頭角連儂牆外,跆拳道黑帶義工麥先生遭一名毁壞連儂牆的男子揮拳襲擊,及以粗言辱罵,義工全程不閃避不還手,捱十三拳後倒地。警方接報到場將涉嫌施襲者拘捕,事後控以兩項襲擊致造成實際身體傷害罪,19日於觀塘裁判法院提堂。
More數十名警方機動部隊成員於本日凌晨採取突擊行動,封鎖大埔「連儂隧道」,撕下隧道兩壁的便利貼。警方先地氈式搜索,目標疑為一名綽號「香蕉糖」、曾在7月7日旺角現場向市民提出「隻抽」的同袍。每當成功查獲「香蕉糖」的便利貼,隨即撕下並帶返警署。
More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天會見傳媒,表示《逃犯條例》修訂工作完全失敗,工作已徹底全面停止。回應市民關於撤回修例的要求,特首今日宣佈《逃犯條例》修訂草案已「壽終正寢」,並用英文說 "the bill is dead",並沒有提及「撤回」字眼。 Source:立場新聞
More市民發起首次九龍區大遊行,由尖沙咀梳士巴利花園遊行至西九龍站。遊行結束後仍有大批市民於油尖旺多處聚集,部分示威者佔領廣東道,並在彌敦道馬路步行往旺角。晚上10時警方出動大批防暴警驅散人群,在山東街等地包抄令場面混亂,多處衝突。
More約1萬名市民參與光復屯門公園行動,下午3時由新和里遊樂場出發遊行至屯門公園,投訴大媽多年來在公園勁歌艷舞滋擾。期間市民與長者發生口角,警方戒備並護送一名歌女離開;V City外發生警民衝突,警方一度舉紅旗及使用胡椒噴霧;親中組織人士毆打市民被警方護送,晚上300人圍警署轟「放生罪犯」。
More6.12人道支援基金宣佈正式投入運作,暫籌得12,085,488元,會為所有因參與反送中運動被捕及受傷人士提供免費援助,包括心理、法律和醫療,至今已收到58宗求助。
More晚上7時一班媽媽於中環遮打花園發起「生命與玻璃:香港人的選擇」集會,是繼6月後反送中家長的第二次集會,並呼籲政府回應年青人訴求。大會指有8000人出席。
More凌晨時份杜汶澤收到消息指其網台Fans廖姓青年在Facebook表示參與反送中遊行後對香港感沮喪,並有尋死念頭,因擔心其安危而四出尋人。最終於屯門找到事主,經治理後無大礙。尋人期間杜汶澤Facebook直播表現情緒激動,及後勉勵年青人要愛惜生命,亦叫長輩不要再指摘年輕人。
More評級機構穆迪發表香港主權評級展望,雖然香港維持在「Aa2」高水平並展望穩定,但到2047年時香港「50年不變」結束,競爭優勢將會受損。而抗議空間收窄,更會影響信貸評級。
More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總幹事出席港台節目表示,由上月9日至前日已接獲42宗與反送中有關的求助個案,並指出比2014年佔中求助更多。大多個案是對社會感到失望、無助,與家人朋友不和,造成壓力和過度情緒反應。
More警方多次以胡椒噴霧及催淚劑等自稱「低殺傷力」的化學武器驅散示威者,香港執業藥劑師協會已去信政府指已接獲50多宗投訴,認為化武對人體有死亡風險,批評警方使用大量催淚彈等武器導致大量無辜者受傷。
More教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區蘊詩昨表示,未有實質證據顯示通識科令學生變得激進。教協反指有研究顯示,通識科不但不會令學生偏激,反而令學生更多元和包容。
More英國《泰晤士報》評論高度讚揚香港年輕一代今次抗爭,形容他們的勇敢令不少近年不敢反抗中共政權的西方國家汗顏。不少國家對北京政府許多殘暴壓迫異見人士行為都視隻眼開隻眼閉。而香港即使沒有外國支持仍敢於挑戰,表現出勇氣、信心、尊嚴及克制。
More7.1晚上示威者佔領立法會,部份藝術品亦受損毀,其中浸大視覺藝術系助理教授管偉邦的畫作《瞻彼淇奧》上有數點漆迹,管偉邦表示:「…大不了就是重畫;我心痛的,只是那班甘願為香港付出沉重代價的年輕人。」另一位藝術家林東鵬亦有畫作放於立法會中,亦表示畫作若受到破壞都能夠理解及體諒。
More全國政協副主席的前特首董建華昨日開腔向年輕人及教育界開火,除批評通識科是導致年輕人出問題重要原因外,又揚言一定要將佔領立會示威者拘捕、徹查幕後黑手,更力保一手引發送中惡法示威的特首林鄭月娥,表明支持林鄭留任。有立會議員轟董拿通識科、教育界作政府施政失誤代罪羔羊。
More英國外相侯俊偉(Jeremy Hunt)表明全力撐港人之餘,警告「英國在1984年簽署了一份具國際約束力的法律協議,保證一國兩制、保證香港人的基本自由。我們堅定履行該協議、堅定支持香港人。若該具國際約束力的法律協議不獲履行,將有嚴重後果。」
More繼科技大學校長史維後,香港大學校長張翔及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昨先後發表聲明評論立法會大樓受衝擊事件,其中張翔表示立法會大樓發生的暴力事件深感痛心,譴責破壞行動,呼籲各方理性,有網民指斥張翔「影衰哂港大」,又指他選擇性失明。何順文則在發給師生的家書中表示他相信持續的對抗或暴力不能化解現時的僵局。
More示威者昨晚(1日)一度佔領立法會,至凌晨警方開始清場時散去。工聯會今日召開記者會,強烈譴責示威者衝擊立法會大樓。工聯會會長吳秋北形容,昨日在金鐘發生的是「暴動」,「暴徒」有組織、有預謀、有計劃地衝擊立法會,場面「極端暴力、非常瘋狂」,「我可以形容係失去人性的做法。」
More七一凌晨警方在立法會一帶驅散示威者,並於西環附近截查車輛,其中一名義載司機涉藏有工具作非法用途及管有第一毒藥被捕,獲准保釋候查。立法會議員譚文豪批評警方所指非法工具實為剪刀等,第一毒藥為哮喘藥。
More大批示威者昨晚「佔領立法會」,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發言人今日指出,堅決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警方依法處置事件,並依法追究暴力犯罪者的刑事責任,形容衝擊立法會是對「一國兩制」底線的公然挑戰。
More台灣陸委會公佈《香港移交22週年情勢研析報告》,指出香港一國兩制過去一年受到嚴重的衝擊與挑戰。首度有港人因政治因素獲外國庇護,並持續有候選人被取消參選資格,學者、議員參加政治抗爭被檢控入獄,自1997年迄今已有237件爭議事件。
More大批示威者昨晚 9 時一度佔據立法會大樓,警方在晚上 10 時許發布影片譴責暴力衝擊。不過有網民質疑片段中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謝振中的手錶顯示時間為下午 5 時許,懷疑警方一早預知情況並提早拍片。不過警方今日澄清,是於晚上 10 時 02 分至 12 分製作影片,隨即上載社交媒體。
More示威者佔領立法會。歐盟對外事務部發表聲明,指少數人試圖強行進入立法會的做法並不代表大多數和平示威者。歐盟呼籲克制行動,並要求各方展開對話。 歐洲聯盟對外事務部指,過去三周港人多次走上街頭,以和平方式行使集會和抗議的權利。今日有少數人試圖強行進入立法會的做法,並不代表大多數的一向和平的示威者。 ...
More全球多個網站昨晚出現「關門」網絡災難。提供網絡安全服務的Cloudflare公司出現錯誤,包括香港連登、香討等討論區、立場新聞及《金融時報》等網站,都出現「502 錯誤」狀況。Cloudflare稱由於伺服器負荷過重以致。
More示威者衝擊立法會後,林鄭於凌晨4時召開記者會指衝擊立法會極暴力,非常痛心;記者提及3名自殺明志的市民時卻沒有正面回應。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於事後視察立法會大樓表示大樓損毀嚴重,兩星期內無法開會。
More7月1日晚,逾百名示威者成功佔領立法會數小時,示威者響應網民撰寫《七一宣言》(或名《香港人抗爭宣言》),希望向社會表達衝擊目的及背後訴求,及後宣言被翻譯成英語、法語、日語等語言。
More七一升旗禮前夕,示威者凌晨封鎖金鐘夏愨道、龍和道一帶。政府在早上 6 時 45 分公布,因天雨關係,今日(七月一日)在金紫荊廣場舉行的升旗儀式改以「雨天方案」進行,嘉賓會在會展三樓大會堂通過電視屏幕觀看升旗儀式,慶祝酒會則如期舉行。
More警務處前處長曾偉雄今日出席回歸酒會時,被記者問到是否應就 6.12 金鐘衝突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他質疑籌組委員會是浪費時間,不符合效益。對於昨日有撐警集會人士作出襲擊記者等行為,曾偉雄稱只是「十個、八個」人有相關行為,反斥發問的記者是「以偏概全」。
More民陣發起「七一大遊行」,原定於下午由維園遊行至金鐘政府總部。上午有市民發起包圍金紫荊廣場行動,清晨時分已用鐵馬雜物佔領龍和道、夏愨道。中午有示威者轉而衝擊立法會大門玻璃,並於接近6時成功進入立法會,不斷高呼口號及在牆上塗上字句,後來一位示威者於議事廳讀出宣言。凌晨警方施放大量催淚彈驅散人群。
More台灣華語樂壇大獎「金曲獎」頒獎典禮今晚舉行。特別貢獻獎頒獎人任將達一上台便說出「香港加油」,獲得「最佳樂團」獎項的閃靈樂團則在致詞最後喊出「香港加油,台灣萬歲」。
More粉嶺嘉福邨福泰樓一名女子盧曉欣昨日下午由高處墮下死亡,樓梯間留下懷疑是死者寫上的「反送中」字句。死者為教育大學學生,教大學生會今日舉行悼念集會,數以百許的市民穿黑衣出席,佔中三子之一的朱耀明牧師亦有到場。
More建制派立法會議員何君堯今日下午3時,在金鐘添馬公園舉辦撐警集會,大會稱有16.5萬人參與。期間有部分前往撐警集會的市民,一度與立法會示威區的反送中民眾爆發衝突,需要出動警員將兩批人士隔開。 ...
More建制派立法會議員何君堯今日在金鐘添馬公園舉辦撐警集會。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林卓廷離開立法會時遇上撐警人士,被大批民眾包圍、毆打。他已就事件報警,並正於瑪麗醫院驗傷。
More有百多名港人連同美國公民在紐約中央火車站舉起刊有 #FreedomHK 公開信的《紐約時報》進行快閃活動,當中有市民穿起黃色外套向反送中示威者梁凌杰致敬。 #FreedomHK...
More"藝人陳百祥拍攝短片呼籲市民出席明天由立法會議員何君堯舉辦的撐警集會,支持警察。陳百祥在片段中指出,「支持警察執行任務,保護香港,呢度係我哋屋企,我因為不在香港,但都要錄這段說話,呼籲大家星期日 3 點至 6 點,添馬公園見。」 片段在今晚經何君堯的 facebook 發布。除了陳百祥,何君堯經...
More匯集多國元首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昨日起,一連兩日在日本大阪舉行,有香港人盼藉此機會,喚起國際社會對《逃犯條例》修訂及香港民主進程的關注,自發到大阪示威,或參與由自由印太聯盟(FIPA)主辦的Justice 20(J20)集會。社工呂智恆在當地以跳海方式抗議,希望更多人關注香港。
More全港反送中聯席昨晚7時在立法會示威區舉行「連結G20.民主香港」集會,大會稱有近3,000人出席。集會期間,大會以視像通話聯絡日本大阪及台灣兩地的「反送中」支持者。大會為不耽誤部份參與後續行動的人士,於晚上10時完結集會。
More在本港被禁止運作的香港民族黨,其召集人陳浩天在今屆 G20 峰會所在地日本大阪,出席有眾多日本和國際傳媒採訪的自由印太聯盟(FIPA)的「Justice 20(J20)」記者會。他指自己到埗日本後,被日本警方扣查 4...
More網上討論區「連登」網民今日發現「荃灣關愛社區協會」的社區主任楊春橋,在未有管理團隊授權下,以「LIHKG Party」(中譯為連登黨)為名,發起眾籌。楊春橋及後道歉,並表示會將捐款轉交慈善機構。「連登」管理團隊則發表聲明,強調未曾發起任何眾籌和籌組政黨,而任何人使用討論區名義,要先取得授權。
More確立中環海濱軍用碼頭劃為軍事用地、交由解放軍管理的附屬法例,踏入周五(6月28日)午夜 12 時後(29/6 00:00)生效。周五晚上約 10...
More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下午在禮賓府會見員佐級協會在內四個警察協會代表,表揚警隊在困難時刻,仍然保持高度專業和克制,不偏不倚對違法行為採取執法行動,她本人及管治團隊會繼續全力支持警隊。
More8名前政府官員今日向特首林鄭月娥發表聯署信,要求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警民衝突。參與聯署的8名前政府官員,包括邱誠武、梁敬國、羅永聰、食物及衛生局前政助陳智遠、勞工及福利局前局長蕭偉強、勞工及福利局前政助莫宜端、環境局前政助蔡少綿、財政司長前政助葉根銓。
More有網民今早到中環律政中心抗議,目前約數百名示威者在律政中心外聚集。現場有多名沒有展示委任證的便衣警員在一旁監察,有便衣警員拍攝示威者,《立場》記者曾上前詢問其中一名拍攝的警員(圖左)為何沒有展示委任證,但該名警員在記者多番追問下仍拒絕出示證件,並稱自己正在工作,無法出示證件。 ...
More反送中運動持續,浸大協理副校長(外務)楊志剛在《明報》撰文,形容抗爭中有極少數人衝擊時身手敏捷,擲磚時手法純熟,絕非平日遇見的大學生,質疑他們是否有境外背景。他又將這形容為「西方黑手四両撥千斤的洋紫荊革命」。
More2017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的「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其創會會長Rebecca Johnson現身律政中心外,聲援港人和平示威。她又批評警方使用的橡膠子彈及催淚彈,是足以殺人的不人道武器,應該被禁止使用。
More9名德國國會議員發聲明,呼籲香港政府正式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聲明指出,他們與香港的示威者並肩站在一起,「他們分享我們的公民自由,民主和法治價值觀。」對於示威者的暴動指控,聲明認為是不可接受的,必須要撤銷。
More在 6 月 12 日警民衝突中帶隊清場的英籍總警司陶輝(Rupert Dover)亦再次現身帶領清場隊伍,在灣仔街頭扣留多人期間,被大批傳媒追問當日清場武力是否合適。不過陶輝沒有回答問題,追訪過程中大批警員以交通安全為由推撞記者,阻礙傳媒採訪。
More有網民發起今早 10 時到律政中心「觀賞建築風格」,學界及香港眾志亦響應行動呼籲。律政中心近炮台里入口車道及行人通道外,有通告指因「保安原因」暫時關閉。律政中心近花園道入口附近亦有警員駐守,並有旗手在場戒備。有路經的年輕市民被警察截查。
More由大埔民主派區議員及社區主任所組成的「大埔民主聯盟」6月27日舉行記者會,斥民建聯大埔區議會主席黃碧嬌,無理拒絕於7月4日區議會大會中討論有關修訂《逃犯條例》。他們共提交兩份文件及三個動議,全部均被拒絕。
More有關前線醫護人員與警員近日關係繃緊,有報道指醫護洩病人資料,因而導致病人被捕,早前局方網頁又受到 DDOS...
More晚上十一時許,在警察總部的平台上,一名疑似警員一度被示威者圍困,警方之後打開警總的鐵閘,讓該男子進入總部內。公民黨楊岳橋和譚文豪亦有到場調停。
More民陣在6月26日晚上於中環愛丁堡廣場集會,集會後數以千計示威者轉移陣地,前往灣仔包圍警察總部。有示威者用鐵馬堵住警察總部報案室入口及側門,亦有人在外牆以噴漆及掛上「釋放義士」直幅。有持盾警員則在警總內戒備,警總正門亦鎖上鐵鏈。
More集會宣言 — 撤回惡法,還我自由 今日,是 2019 年 6 月 26 日。 現今社會,民主和自由是普世價值,不容侵犯。 香港市民早在三十多年前,已經要求政制民主化。不過,自 1997...
More民陣晚上8時在中環愛丁堡廣場舉行集會,希望在 G20 峰會前夕向特首林鄭月娥施予國際壓力。 民陣稱沒有點算集會人數,不過《立場新聞》記者現場見到,集會人士逼爆愛丁堡廣場、展城館外、愛丁堡廣場停車場天台、郵政總局外龍和道一帶,相信集會人士數以萬計。 民陣今晚的巨型橫額標語是 "" Free...
More有反送中市民發起舉行馬拉松式請願行動,到參與 G20 峰會的各國駐港領事館遞信請願,促請各國於峰會上就香港現況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施壓。
More網上討論區「連登」有網民發起眾籌,打算籌集三百萬港元,於本周四(27日)二十國集團(G20)峰會舉行當日,在各國主要媒體頭版刊登廣告,呼籲國際社會關注《逃犯條例》修訂爭議及警暴問題。 在中午 12 時許、即眾籌三小時多,眾籌網站達標,籌得超過 343 萬港元,有超過 12600 人捐款。 到晚上...
More區議會選舉活動建議指引公眾諮詢大會原訂於今晚7時至9時,在鰂魚涌社區會堂舉行,有網民號召到場抗議確認書制度被正式納入指引。選舉管理委員會於今日下午突然發稿,宣佈「基於公眾安全和保安考慮」,決定取消諮詢會。
More五名民主派區議員鄺俊宇、 麥業成等,在今日的元朗區議會會議動議,要求政府撤回《逃犯條例》修訂,原本已經列在會議議程中,但區議會主席沈豪傑認為,區議會應處理民生議題,而不是討論政治議題,不批准討論,民主派議員不滿他的決定離場抗議。
More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周將赴日本大阪出席G20峰會,將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面。美國《時代》雜誌引述美國官員消息指,預計今次特習會將重啟兩國貿易談判,而美國政府未有對香港近期大規模示威作重大表態,是為了避免觸怒北京。
More上週五(21日)及昨日(24日)均有數百名反送中示威者發起包圍灣仔稅務大樓行動,大樓內政府部門的服務受影響,令部分市民不滿。有市民響應 LIHKG 討論區內的呼籲,6月25日中午到稅務大樓前派發傳單、糖果,並向市民致歉解釋不合作運動是希望爭取政府與他們對話,望市民體諒。
More反送中示威行動持續,有示威者今日再發起「接放工」行動,嘗試阻礙政府部門運作抗議。不過礙於今日參與行動人數有限,示威者最終圍堵稅務大樓約兩小時,及在入境事務大樓內抗議約一小時半後,返回立法會示威區檢討行動。
More中大亞太研究所在兩次大遊行和 612 警民衝突後做的民調顯示,政府民望急跌,其中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評分只有 37.5 分,是她上任以來最低,比 5 月調查跌了 10.6 分,三司的評分亦全面下跌;而受訪市民對港府和中央政府的信任度亦大幅下跌。
More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張軍表示,本星期在日本大阪舉行的G20峰會,不會討論香港問題,中國也不會允許G20討論香港問題。
More坊間提議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表示,若獨立調查委員會是針對警隊,他認為不適合。 譚耀宗解釋,警隊需要保持士氣,為市民除暴安良,如果打擊警隊,會對香港社會的穩定及治安沒有好處,呼籲市民體諒警隊工作的艱巨。...
More民建聯主席李慧琼今早(23日)在無綫電視一節目上稱,特區政府在宣布「暫緩」修例時,已影響其管治威信;至於政府應否宣布「撤回」修例,她說,「如果從向前看角度,如果政府認為這樣有助於收復社會,我們支持者都會理解。」
More中大天主教同學會會長吳穎堯及明愛專上學院天主教同學會會長黃軍龍,昨日出席國際青年論壇。他們藉此機會,當面向教宗表達港人意見。兩人向教宗呈上信函,談述香港反修例示威,以及教徒的角色。他們請求教宗為香港祈禱,獲教宗答應。
More六大宗教領袖昨天發表呼籲後,六大宗派中基督教及天主教領袖今天發表另一則回應,要求政府從速成立獨立委員會,徹查 6.12 警民衝突的真相;亦呼籲政府考慮市民的強烈要求,明確聲明「撤回法案」 ...
More聲明中,六宗教領袖促請特首林鄭月娥向市民公開道歉,也呼籲社會各界接受林鄭的公開致歉,希望停止社會上的對立,盡快恢復社會秩序。 六宗教領袖又表示支持和平遊行示威,但並不贊同採取暴力手段表達訴求,然而他們希望政府對上周三(12日)警民衝突中,因激烈行為而被捕的人士,從寛處理。
More香港週日舉辦反送中大遊行,台灣民間團體也號召台灣人同步力挺,在立法院外集結超過萬人拿標語聲援,齊撐香港反對送中條例,譴責港府暴力侵犯人權,並呼籲台灣各政黨與總統參選人,應明確 承諾「拒絕一中和平協議」,團結守護台灣的民主自由。
More警務處處長盧偉聰表示無定性6月12日集會是暴動 ,較早前所講的「暴動」是指當日小部分人行為涉干犯暴動罪,至當天涉嫌觸犯暴動罪被捕的共有5人。盧偉聰又將開槍的決定卸責前線指揮官。 ...
More香港活動人士黃之鋒週一出獄。他一出監獄就參加了香港民眾的抗議示威活動,要求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下台。他還說,他將立刻和大家一道參加大遊行,反對《逃犯條例》修訂。 黃之鋒對記者說,林鄭必須下台。黃之鋒是2014年香港雨傘運動的帶頭人,後來香港法庭說他帶頭鬧事,判處他兩個月監禁。
More民陣相隔一星期後再舉行大遊行,亦是第四次就反對《逃犯條例》修訂發起遊行,但無阻市民上街意欲。大批身穿黑衣的市民昨日逼爆軒尼詩道、告士打道、駱克道等道路,期間每當有救護車駛經時,市民便會如同摩西分紅海般,井然有序地讓出道路。
More在台灣,有當地民眾今天下午於立法院前舉行「反送中,撐香港」的集會。主辦單位表示,有約 5,000 名民眾參與。在周一凌晨衝突中被捕、正保釋候查的學生獨立聯盟召集人陳家駒,以及「學生動源」召集人鍾翰林,亦有現身台灣集會。
More保公義撐修例大聯盟、工聯會約40名代表,遊行到美國駐港總領事館外,發起父親節表達心聲行動。有父親寫上心意卡希望美國不要干預香港內部事務,不要煽動孩子捲入政治漩渦。
More一名男子今日下午爬上太古廣場高位,掛上「反送中」標語,至晚上約 9 時,他爬出棚架,4名消防員嘗試將男子拉回不果,該名男子從高位墮地,倒臥在氣墊旁的路面,昏迷送往律敦治醫院搶救。《香港01》及《蘋果日報》晚上報道,該男子送院後證實不治。
More當有線記者詢問林鄭月娥及其團隊會否問責下台時,她回應說「題外話講句喇,喺呢啲咁嘅場合都係互相尊重,既然有個遊戲規則話最多兩條,喝極你哋都係要第三條,就唔係尊重個遊戲規則喇,咁我盡量答喇」
More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星期六(6月15日)下午三點過在記者發佈會上宣佈,為回應社會要求,讓各方有更多時間討論修訂,宣佈「暫緩」對《逃犯條例》的修訂,但不會撤回法案。
More警務處長盧偉聰今午(13日)見記者,就昨日(12日)在金鐘發生反修訂《逃犯條例》市民與警察爆發衝突,他表示警方拘捕11人涉襲警、非法集會、暴動等相關罪行,有22名警員受傷。盧偉聰稱,行動中施放約150枚催淚彈、約20發布袋彈、數發橡膠子彈,他強調以上數字是約數。
More反送中運動今天演變成佔領金鐘。政府提供數字表示,官方統計至少有14人吸入催淚煙不適、1人眼部受傷、1人頭部受傷,但該傷者已在現場接受治理。醫院管理局則指衝突中至少有22人受傷
More商業電台晚上在社交媒體發佈片段,顯示警方今天晚上在金鐘正義路驅散示威者期間,商台記者在採訪時雖然多次表明身份,仍遭警員揮棍多次推撞,商台表示記者並無大礙。片段顯示,商台記者已清楚說出自己是記者,但其中一名警員的回應是「記你老母!」
More一名Telegram「公海總谷」的管理員,昨日被警方以「串謀公眾妨擾」罪名拘捕,警方要求他解鎖手機並匯出群組成員名單。
More今早示威者佔領金鐘,下午開始衝擊立法會,警方施放催淚彈、開槍射布袋彈驅趕,現場情況混亂。教協表示現時社會氣氛正急劇惡化,宣布發動本周全港罷課,家長可自行決定是否讓子女回校,學校會有老師在校照顧學生。
More香港大批市民星期三(12日)罷工罷課包圍立法會抗議修訂《逃犯條例》,示威者佔領主要幹道,與警方爆發衝突,警方出動催淚彈和橡膠子彈驅散示威者。
More她預告在未來數天,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中國委員會主席麥戈文(Jim McGovern)及眾議員史密斯(Chris Smith)將會在預備《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Hong Kong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Act)。
More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發出「示威警示」,表示根據傳媒報道,香港今日可能有示威活動,提醒在港美國公民,避免前往示威區域,假如見到附近有人聚集或示威,要提高警覺,並時刻留意傳媒報道的最新消息。
More警方今日在金鐘夏慤道一帶清場時不斷施放催淚彈,根據 Twitter 一段片段所見,防暴警員更向兩名身穿反光背心、相信是記者人士施放,一名外籍記者向當場向在場警員大聲喝斥,「你向傳媒發射(You shoot the press)」,更爆粗罵防暴警員 。 ...
More就港府堅持《逃犯條例》修例草案於於週三(12日)在立法會復恢二讀,民間人權陣線及泛民主派今天召開記者會,宣布草案二讀當天早上10時起在立法會外集會,直至會議結束。 一批社福界工作者已於今天發起聯署聲明,宣布於週三罷工,同時呼籲社福界各工會及機構積極支持員工參與罷工行動。 ...
More香港特首林鄭月娥首度親身回應民陣昨日(9日)反對《逃犯條例》修訂的遊行,承認昨日遊行人數眾多,但表明會繼續循四個方面推動修例,包括加快與中國簽訂長期移交協議。她表示昨日遊行大致有序,但她特別強調深夜過後發生衝突,她對出現暴力行為極度遺憾,將會全面追究。 ...
More有示威者試圖衝擊立法會大樓,警方出動胡椒噴霧及警棍,現場爆發嚴重警民衝突,亦有逾百名示威者被警察圍困於舊灣仔警署外。 ...
More民陣指是次遊行有103 萬人參與。而警方則指最高峰時遊行隊伍有 24 萬人,從維園出發的有 15 萬 3 千人。
More兩項被政府採納的建議分別是: 一、提高移交門檻,由罪行刑期3年增至7年或以上; 二、同時向特區政府提出引渡要求的國家或地區,必須要由當地的中央機構提出
More民主黨涂謹申議員及經民聯石禮謙議員分別於早上8時半和9時召開會議修訂《逃犯條例》 民主派及建制派議員發生多次衝突,最後石禮謙宣佈是日暫停會議。
More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強調,不會在逃犯條例修法前提下與港府協商;即使修法通過,赴港或在港國人被移送到中國大陸的威脅未排除前,政府也不會同意港女命案兇嫌移交。
More民主黨議員涂謹申在原定時間下午4時半召開修訂《逃犯條例》法案委員會會議,並進入選舉主席程序。涂謹申在沒有競爭的情況下獲選為主席,公民黨郭榮鏗則獲選為副主席。 ...
More經過4小時的討論後,在內會主席、民建聯李慧瓊議員主持下,會議結果以 37 票贊成,19 票反對,通過內會向《逃犯條例》委員會發出指引:...
More彭官指出如案件不涉盜竊行為,控方根本沒基礎以洗黑錢罪檢控被告,殺人與本案的控罪並沒關係。 另外彭官亦指出,被告陳同佳在香港司法管轄權以外的地方殺人,故控方無法以謀殺或誤殺作出檢控。
More不被納入《逃犯條例》修訂的9項罪類如下: ─ 罪類(11) 與公司有關的法律罪行 ─ 罪類(12) 與證券及期貨交易有關的罪行 ─ 罪類(14) 與知識產權、版權、專利權和商標有關的罪行 ─ 罪類(21) 與環境污染和公眾衞生有關的罪行 ─ 罪類(27) 與控制貨物的進出口或資金移轉的罪行 ─...
More大陸委員會港澳蒙藏處專門委員黃廷輝指,若香港修訂《逃犯條例》以「一個中國」為前提,陸委會不會接受,(台灣)政府絕對不會接受任何以消滅國家主權為目的的作為
More文件當中提出兩項修訂: 一、與沒有簽署移交逃犯協議地區進行「單次移交」安排時,只需特首發出證明書,便可以啟動拘捕、聆訊、裁決等程序,; 二、《逃犯條例》和《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條例》,容許一次性個案方式適用於香港與任何未與其訂有長期安排的地方(即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
More在二人下榻紫園飯店(台北大同區南京西路18巷30號)房內,陳同佳殺害潘曉穎。 殺害潘曉穎後,陳同佳棄置部分潘氏的財物,但將潘氏的匯豐銀行提款卡、數碼相機及IPhone據為己有。 同日,陳同佳用潘氏的提款卡提取台幣20,00元。 同日晚上,陳同佳(帶同上述提及潘氏的財物)返回香港。
More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160條規定,處理香港原有法律。會上通過《華人引渡條例》抵觸《基本法》,不獲採用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律。
MoreWe'd love to hear from you. Please send questions or feedback to the below email addresses.
Before contacting us, you may wish to visit our FAQs page which has lots of useful info on Tiki-Toki.
We can be contacted by email at: hello@tiki-toki.com.
You can also follow us on twitter at twitter.com/tiki_toki.
If you are having any problems with Tiki-Toki, please contact us as at: help@tiki-toki.com
Close本計劃行動目的為製作反送中運動的Timeline,為雜亂的事件尋找因果時序。沒有人是大台,這條Timeline是屬於香港人的。如果有「事件」未有錄入Timeline,而個人認為值得加入,歡迎隨時提出。Timeline以Tiki-Toki 為製作平台,平台選取僅為試用過同類Timeline工具後的決定。此平台為過渡性質,長期會成立自己timeline page。
雖然坊間有不同的文宣海報、甚至網站做到timeline的基本要求,但都只有造出直線的時序,羅列比較重要的事件。這種做法只可以表現有限的關係性,事件的選取亦受製作者主觀影響。Hong Kong Timeline Project的主要目的就是打破這種局限性,提供一條可互動的timeline平台,讓使用者自己發掘事件間的可能性。
本計劃目的
1, 記錄值得留下的事件,展示其因果時序。
2, 為善忘的香港人作提醒,重溫過去細節。
3, 為文宣與連儂牆提供素材。
4, 預先放置Future Event,兼任文宣平台,成為社運日程表。
5, 成為資訊記錄的平台,發現歷史理解的可能性。
大家請使用右下角的Menu改變閱讀方式,透過hashtag及category,可以選擇觀看內容。hashtag可以多選,於search欄使用AND及OR即可,例 tag:遊行 OR tag:建制,請注意使用大階。左下方是頗為雞肋的3D mode,喜歡的請隨意。
長遠嘗試與其他文宣平台合作,希望實行Webpage(當時重要更新)、Database(詳細資料分類索引)、Timeline(宏觀時序)三者資料整合。甚至乎可以讓使用者自行加入資訊,與social media連結,例如將侵侵Twitter+陳雲Facebook+Timeline 的方式同步顯示,或者透過侵侵與國師的對話,大家會及現新事物(?)。
本工作室曾經考慮過將Timeline開放給大眾填寫,但由於預想到一定會出現混亂。例如有人將陳雲所有Facebook 內容上載,而本工作室或無力控制質素,所以選擇以Report & Update的方式改進。
今次是香港淡奶工作室的初次成果發布,Tikitoki為暫時性過渡平台,有手足正開發個人timeline網頁,完成後將原本內容搬遷。Timeline內容主要取自新聞網站,部分加以撮寫,並有標明來源,以及提供連結。雖然已人手檢查,但內容必有欠失,請大家積極指正。
Hong Kong Timeline Project製作成果容許一切非謀利的使用、引用、轉載、以及加工挪用,另請注意Tiki-Toki的條款細則。
如有建議或批評,請在下面留言,或者電郵至hongkongarchive@gmail.com。
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
五大訴求 缺一不可
2019年8月18日
香港淡奶工作室